当搭载华为乾崑系统的奥迪A5L驶下生产线,这套由中国团队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正式嵌入奥迪标志性的四环徽标之下。全球首个百年豪华汽车品牌全面搭载华为乾崑智能驾驶系统,打破了燃油车无法支持高阶辅助驾驶的技术魔咒。
在华为乾崑的赋能名单上,奥迪成为首个外资品牌合作方,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技术从“市场换技术”迈入“技术输出”的历史性阶段。
8月7日,华为乾崑与一汽奥迪的联合成果——Q6L e-tron家族与A5L同步上市,首次实现“油电同智”的跨动力形式智能化覆盖。40.5亿公里辅助驾驶总里程验证的技术体系,开始服务于奥迪的百年机械基因。这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一场技术话语权的融合进化。
从“油电对立”到“油电同智”的底层重构
传统豪华品牌面临的核心困局在于:新势力依托电动化快速迭代智能体验,而燃油平台架构难以支撑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华为乾崑与一汽奥迪的解决方案直击痛点,构建了三大技术支柱:
跨平台电子架构(E³ 1.2):首次兼容PPE纯电平台与PPC燃油平台,为燃油车铺设智能化硬件通路。该架构支持5个高性能计算平台协同,使燃油车获得与电动车同等的指令响应精度。
“大脑+小脑”协同机制:华为乾崑作为决策中枢处理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奥迪VMM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则精准控制发动机、制动等机械单元。这种软硬件解耦设计,在引入智能驾驶的同时完整保留了奥迪的德系驾控基因。
隐形感知黑科技:定制曲面双激光雷达隐藏于前保险杠两侧,集成恒温自清洁系统。在保证360度无死角感知能力的同时,维持了奥迪的流线型美学设计,无惧沙尘雨水干扰。
这些技术突破让奥迪A5L燃油车具备了与新势力电动车同级的智能能力,支持1000公里以上无干预高速领航、应对无保护左转的城区导航、以及成功率高达99% 的跨层代客泊车。
历经1000多个日夜的联合研发,华为团队与德国工程师最终弥合了燃油车与智能驾驶之间的技术鸿沟。
战略升维:乾崑技术输出的三重跃迁
拿下奥迪订单,对华为乾崑而言意味着技术商业化的关键转折。此前其合作对象集中在问界、阿维塔等本土新势力,而此次攻入豪华品牌核心地带,对华为乾崑意义深远。
一是对华为技术能力的认证升级。百年豪华品牌对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严苛标准,成为乾崑系统的“顶级认证。与一汽奥迪的全面合作,印证了华为智驾满足豪华车品牌最高要求的能力,以及国内智驾企业领先的地位。
二是乾崑系统借力奥迪实现品牌上行。人均辅助驾驶里程699公里、累计2.6亿次自动泊车的华为乾崑智驾,此次通过豪华品牌终端有望继续拓展高净值用户群体,彻底摆脱“国产”标签,晋级为国际豪华车“选项”。
三是从单一技术供应转向联合定义产品。华为乾崑团队深度参与奥迪全新PPE/PPC平台开发,其技术输出模式已超越供应商角色,进入核心研发层。这种合作深度在传统汽车供应链中前所未有,开创了科技公司与车企合作的新范式。
重构豪华车市场的竞争坐标
一汽奥迪与华为乾崑的联手,正在引发豪华车市场的规则重构。其影响已超越单次合作,向产业竞争逻辑深处渗透。
传统豪车价值体系围绕品牌积淀、机械素质、豪华配置构建,而智能化正成为新评价维度。搭载乾崑系统的奥迪A5L让燃油车用户首次获得新势力级智能体验,迫使竞争对手重新评估技术投入方向。豪华车市场正式进入“豪华+智能”双赛道竞争时代。
同时“油电同智”终结了消费者被迫二选一的困境。选择德系机械质感不再需要牺牲智能驾驶,而追求科技体验也不必妥协于电动补能焦虑。这种平权效应将快速向中端市场扩散,目前华为乾崑已覆盖15万-百万级车型超22款,油车智能化普惠进程有望持续提速。
并且,奥迪选择保留机械基因如quattro四驱系统、五连杆悬架,通过外部合作补齐智能短板的模式,为传统车企提供了可复用的转型框架。统一电子架构、软硬件解耦设计等技术方案,或将成为行业标配。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与国内智驾方案供应商的的差异化合作大可能会提前落地。
写在最后:
华为乾崑与奥迪的携手,表面看是智能驾驶系统首次装入外资豪华车,本质则是中国汽车技术从跟随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关键破局。德系百年豪门首次向中国智驾系统敞开核心平台,全球汽车业的技术流动方向正被改写。
这场合作的价值不仅在于打破“燃油车=智能短板”的行业成见,更验证了中国技术输出的新范式,以压强式研发投入构建底层技术优势,以开放架构适配全球品牌差异化需求,最终用用户数据赢得决策话语权。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会有更多豪华品牌选择中国智驾方案,此次奥迪合作将成为国内外汽车技术融合进化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