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日,深蓝汽车南京数智工厂正式挂牌。这座工信部认证的国家级"5G智慧工厂",不仅实现了每小时35台车、每102秒一台车的生产速度,更以制造顺序化率超90%、支持超3000种个性化配置组合的能力,展现出现代汽车制造的崭新图景。



工厂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绿色电力采购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低碳化,成为长安体系内首个"零碳工厂"。在这里,智能制造不是口号,而是每个生产环节的具体实践。



智造基石:数字化工厂的全链条协同


深蓝汽车南京数智工厂的投产,标志着深蓝汽车在生产制造领域迈上新台阶。这座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工厂,从开工建设到首台整车下线仅用时一年,创造了行业新的建设速度。


工厂采用数字化生产技术,通过5G网络全覆盖,实现了设备互联互通和数据实时采集。在生产线上,智能机器人完成90%以上的焊接工作,自动化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检测环节引入AI视觉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产品质量缺陷,确保出厂产品零瑕疵。



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坚持不做低质低价、没有质量的竞争。这座工厂代表了深蓝汽车对制造质量的极致追求。"在他看来,智能制造的核心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整个生产体系的数字化重构。


工厂支持超3000种个性化配置组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柔性化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多种车型,实现了"千车千面"的定制化生产能力。这种生产模式为深蓝S07实现"科技普惠"提供了制造端的支撑。


技术驱动:性能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平衡艺术


深蓝S07能够在15万级市场提供越级配置,背后是深蓝汽车独特的技术发展路径。邓承浩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迭代准则:"在产品和技术上,深蓝汽车有一个法则,新一轮技术性能体验要比上一轮至少提升20%,成本降低20%"


这一准则在深蓝S07上得到充分体现。新车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SE高阶智驾系统,基于WEWA架构,可识别超300种场景,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70%。座舱搭载高通骁龙8295P芯片与Deepal OS 4.0系统,并接入AI大模型,能理解复杂语义指令。



在成本控制方面,深蓝汽车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突破。超级增程2.0系统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和供应链管理,将成本降低了20%。这种"性能提升、成本下降"的同步实现,打破了行业传统的"高配置必然高成本"的固有认知。


邓承浩对此充满信心:"不管是15万还是18万、20万,这款车的配置和价值在市场里都能打。"在他看来,在新能源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的当下,单纯"低价"已无法打动用户,"唯有'价值越级'才能破局。"


规模化生产与国际化布局的双向赋能


深蓝汽车的制造速度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更支撑着其全球化战略。目前,深蓝汽车已进入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在未来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


南京工厂的设计产能为36万辆/年,这样的规模效应使得深蓝汽车在零部件采购、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规模化生产不仅降低了单台车的制造成本,更提高了供应链议价能力,为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提供了支撑。


邓承浩透露:"S07已经在70多个国家发售,深蓝汽车计划通过孵化'大单品'来实现规模效应。"这种全球化的产品规划,使得南京工厂的生产线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利用率,进一步摊薄固定成本。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深蓝汽车采取了"产品出海+本地化运营"相结合的策略。不仅出口整车,更在海外市场建立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深入了解当地市场需求,为后续产品迭代提供依据。这种深度国际化模式,使得深蓝汽车能够更快地响应全球市场变化。


技术合作也是深蓝汽车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华为等全球技术领导者的合作,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更为深蓝汽车进入海外市场提供了技术背书。邓承浩强调:"深蓝汽车在产品定义、用户洞察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华为则在软件及智能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种合作是深度共赢的关系。"


写在最后:


深蓝汽车南京数智工厂的102秒生产节拍,不仅代表着制造效率的提升,更象征着中国汽车工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全面进步。这座工厂展现的不仅是速度,更是质量、效率和灵活性的统一。



承浩对未来的判断十分明确:"未来五年是汽车行业大洗牌最关键的几年,汽车行业这一轮厮杀也一定会聚类成堆。"在这个关键时期,深蓝汽车通过智能制造提升效率,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通过全球化布局扩大市场,正在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从重庆到南京,从中国到全球,深蓝汽车正在以智能制造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重塑中国汽车品牌的价值体系。102秒一台车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更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