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领域,参数比拼与功能冗余的矛盾愈发明显,但产品因场景缺失导致用户体验割裂的情况仍然屡屡发生,这种错位的产品内卷趋势,已经蔓延各行各业。相比于惯常的“参数竞赛”,市场更需要一种新的产品叙事。513日,未来智能发布的两款AI会议耳机——iFLYBUDS Pro 3iFLYBUDS Air 2,以“回归真实需求”为核心理念,重新定义了AI硬件的价值坐标。

发布会现场,未来智能CEO马啸直言:“质疑者们曾断言我们造不出好耳机,但如今用户累计使用时长突破700万小时,相当于人类聆听800年。”这组数据,验证了未来智能“解决真问题”的商业生命力。

技术突破驱动场景重构

iFLYBUDS Pro 3Air 2分别针对不同用户需求,以差异化设计提升办公效率。

旗舰产品iFLYBUDS Pro 3承载“质与智”的双重使命。在音质维度,其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定制调音方案,将交响乐的动态细节与职场场景的清晰度需求结合,搭载11mm高刚性镀钛振膜单元与Hi-Res金标认证,实现人声精准还原与乐器细节纤毫毕现。降噪能力通过AI动态监测耳道结构,结合四麦克风阵列与骨传导技术,即便在机场、KTV等高噪环境仍能实现48dB深度降噪,并通过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A级认证。续航表现同样硬核,单次使用9小时,综合续航达36小时,成为商务人士的“全天候生产力工具”。“真正的AI应该用户上手就会,随时可用,立刻起效”马啸如是说。

在智能维度,Pro 3通过viaim AI系统实现了办公场景的垂直进化。其“主动式助理服务”可自动生成会议标题与概览;“个性化摘要”依据用户职业特征提炼金融协议、法律条文等专业术语;“深度问询”支持跨会议记录的语义关联分析,挖掘潜藏价值。更具突破性的是“语音嘴替”功能——用户仅需录制10秒声纹,即可用原声实现中、英、日、韩四国语言的自然表达,彻底打破机械合成音的冰冷感。

另一款产品iFLYBUDS Air 2则以“自在无界”为核心,重新定义开放式耳机的场景价值。其采用空气定向传音技术,单耳仅10克重量,通过0.8mm航天级钛丝骨架分散耳压,即便连续佩戴8小时仍无感。独创的“闪录”技术可在无网络环境下离线存储录音,连接后自动转写为文字,成为记者、律师等高频移动办公人群的“隐形效率伙伴”。

马啸指出:“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功能数量,而在于对核心场景的极致打磨。解决真问题比追逐风口更具生命力。”

生态协同构建智能中枢

未来智能连续三年业绩翻倍增长。2022年首款iFLYBUDS Pro创下17万台销量,双十一包揽三大电商平台蓝牙耳机大类目TOP3,线下门店近3000家,累计用户突破100万,覆盖50余行业及180+国家及地区。在TWS耳机市场增速放缓的2024年,未来智能凭借对垂直场景的深耕,以超千元客单价实现销量翻倍增长。

厚积薄发,依势而进,未来智能坚持继续深耕开拓技术路线。接下来,公司技术布局将围绕“viaim大脑”展开,尝试构建硬件与AI协同的生态闭环。

viaim大脑被定义为个人办公场景的“AI智能体”,其架构分为感知层、推理层、交互层与安全层。感知层通过硬件阵列采集环境数据;推理层采用动态知识图谱解析用户需求;交互层依托分布式消息总线实现快速响应;安全层则以零信任架构保障数据隐私。目前,viaim系统已接入超百万台终端设备,持续积累办公场景的多模态数据,用于优化翻译、降噪、摘要等功能的行业适配性。例如,Pro 3的翻译模块可自动识别金融、法律等专业术语,Air 2的“万姆助理”能从录音中提取待办事项并分类管理。

马啸指出:“每个设备都是AI入口,100万台硬件正在喂养一套越用越聪明的系统。数据与入口双向促进模式,或将重塑行业竞争规则。”未来,该生态计划扩展至视觉、触觉终端,探索多感官协同的办公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未来智能公布的数据显示,其用户留存率76%,复购率达到44%,近10%用户拥有3副以上耳机。这一成绩背后,是技术从显性功能向隐性服务的转化。

AI硬件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未来智能的选择是以垂直场景为锚点,通过数据迭代与生态协同深化产品力。马啸强调:“走得再远,也不能脱离用户的实际需求。”这一路径或为行业提供另一种务实创新的参照。